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夏國強)為進一步提升案件質量,強化司法服務能力,推動全院審判執(zhí)行工作高質量發(fā)展,6月20日下午,大祥區(qū)法院召開案件質量講評大會,圍繞發(fā)改案件、信訪案件的辦理和裁判文書中存在的問題及注意事項進行講解與點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何利華主持會議,院黨組書記、院長劉康民出席并講話,全體員額法官、法官助理參加會議。
會上,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曹丹首先通報了2024年該院發(fā)改案件的情況,并就其中六件案件的發(fā)改原因及下一步改進方式作了深刻剖析,督促法官務必提升案件辦理的專業(yè)化水平。
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李建林圍繞如何做好庭前準備工作和規(guī)范制作文書的主題,以理論分析與個案點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精準指導,鼓勵大家加強學習,讓裁判文書成為展示司法公正的重要窗口。
副院長劉慧隆就信訪案件的矛盾化解,結合自己的辦案經驗與心得體會與大家作交流分享,強調干警增強責任意識、積極回應群眾訴求的重要性,力爭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真正做到案結事了。
隨后,何利華就長期未結案件的清理工作提出三點明確要求:一是要強化責任擔當,各承辦人要充分認識到清理長期未結案件的重要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做好積案清理工作;二是要做好臺賬管理,對每一起長期未結案件進行詳細梳理,明確結案時間節(jié)點,確保清理工作有序推進;三是要提高辦理質效,加強與當事人、鑒定機構的溝通協(xié)調,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同時加強內部協(xié)作,形成工作合力,嚴防“邊清邊積”。
劉康民作總結發(fā)言時指出,案件質量是司法公正的“生命線”,全院干警要以成功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單位”為新起點,把司法文明轉化為提升案件質量的實招硬招,進一步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必須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把“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落到實處;
二是進一步提升專業(yè)素能。鼓勵干警加強業(yè)務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升法律適用、庭審駕馭、文書寫作等能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法院鐵軍隊伍;
三是進一步強化矛盾化解。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 “楓橋經驗”,積極探索多元解紛機制,以“頭拱地”的氣力做好“有信必復”,深入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推動“案結事了”與“息訴息訪”;
四是進一步完善協(xié)同機制。深化“立審執(zhí)一體化”改革,打破部門壁壘,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協(xié)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提升審判執(zhí)行質效;
五是進一步升級管理效能。做實符合司法規(guī)律的審判管理,落實全員考核,完善監(jiān)督制約,注重“人案”結合,扎實推動以“管住案”實現(xiàn)“管好人、治好院”的目標。
責編:姜紅玉
一審:姜紅玉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